查看原文
其他

赵小皮:如何为“GQ实验室”创作一篇爆款推文插画?

涩々 一筑一事 2022-03-22


一篇脑洞清奇、画风独特

图文相映成趣的商业软文,可以多“值钱”?


赵小皮:如何为“GQ实验室”创作一篇爆款推文插画?

挺好的,至少头还没秃。


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GQ》《周末画报》等知名杂志的名号耳熟能详。“GQ”媒体矩阵一直以创新的视角和有洞察力的内容赢得公众喜爱,在新媒体变革时代,作为矩阵之一的公众号“GQ实验室”更是通过充满创意的内容和出挑的阅读方式为千禧一代的年轻读者们提供了创新丰富的阅读体验。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赵小皮与“GQ实验室”合作推文《朋友圈里的超模、销售和鸭》


GQ 实验室通过不断进化,成为了时下最受瞩目的公众号之一,从2018年开始领跑了整个市场,也打破了公众号内容形式的天花板。


这种图文结合的插画或漫画,其最大优点是操作简单,文字好读,视觉上看起来很精致。而“插画+文字”的组合本身也有无限可能性,100万一篇的头条价不是白叫的(江湖传闻)。


作为拥有多年插图合作经验的插画师赵小皮,采用独特的视角与多样的表现形式活跃于出版界及媒体设计领域。与GQ、周末画报、时尚集团等媒体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与三叶草、NIKE、宝马、亚马逊、百度、MCM等品牌也进行过媒体合作。


    · 赵小皮多变的插画风格,图源赵小皮的LOFTER“走来走去赵小皮”


与GQ合作了近8年的赵小皮自然深谙自媒体平台内容创作的“成功之道”。如何站在插画的角度打造一篇爆款推文?如何精准抓住读者的喜好?如何以封面图“引诱”读者点开一篇内藏广告的商业软文?


我们特邀到插画师赵小皮,请他透露了一些关于诞生“爆款”插画作品的秘密。


-


01 “创作力”从何而来?


赵小皮是以独立插画师的身份在与各类平台进行合作,所谓“创作力”,他想要分开来谈。


具有商业性质的稿件,在创作初期当然是需要先与客户和编辑紧密沟通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碰撞出不错的火花,出现比较有趣又能实现的想法。”


大部分商业稿,赵小皮一般在3到4个工作日内完成,但他也遇到过让人“吃不消”的case。


“回想这几年工作量最大、用时最长的一次工作,可能是之前帮GQ做的一个关于机场的专题,用像素风格画了4P插图,每一页描绘一个机场。”


    · 为“GQ”制作的机场专题插画


赵小皮坦言,像素风插画并不是自己擅长的风格,只是之前有一些相关基础。和编辑沟通后,双方都认为可以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创作。突如其来地给自己挖的大坑只能由自己完成,这次商业创作却是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前后花了大概4周才完成成品。“好在最后的效果客户和我自己都还比较满意,但我也暗自认为可以彻底告别像素风了。”


除了商业创作外,赵小皮也在闲余时间进行自由创作,他喜欢在旅行途中,用插画的形式记录自己、亲友或者陌生人的故事。“平时一个人在固定的空间工作,偶尔换一换环境,看看不熟悉的环境和人,往往会带给我很多想法。我会先把看到的东西或灵光一闪的想法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些则可能在日后的创作中变成可用的素材。”


    · 赵小皮的日常插画


2015年,赵小皮将这些日常之作整理成册,在北京“书的设计店”举办了他的第一次插画展“Illustrated in the city”,同时还发售两本插画册《Illustrated In the city》和《DayDream》。


    · 《没有水的夏天》

    · 《吉他手》

    · 《放学》


在赵小皮日常插画作品中,总有一种很强烈的城市感与“现在感”,特别是各色人物肖像和所在环境的关系,将画面主人公的孤独与自由,用“画”很自然地表现出来。



02 如何确立与供稿平台需求对口的作品风格?


不同平台有各自的特点和玩法,像“GQ”就很重视插画师的创作,旗下矩阵也与各类插画师有着深入的合作。


“插画师们不是杂志生产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他们和那些品酒专家、报道记者甚至时装模特一样,过着有声有色的生活。”


    · 为“dyson”制作的插画

    · 为“monocle”制作的插画


面对不同供稿平台,赵小皮也需要根据平台需求灵活转换风格。“在一开始做插图设计的时候,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编辑和客户,往往这些具体的case都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我也本着学习和吸收的态度,尽可能去接触不同的案例,尝试不一样的风格。”


出版业对插画的需求更偏作品的精度,而对于这两年在新媒体上使用的插图,可能更多的是对速度上的要求,需要在短期内制作完成,得跟得上近期的热点或时事。再加上是在手机等移动端上浏览,精度也不是第一位的。如何让图片跟内容配合,让读者尽快接触到重点信息才是新媒体平台方更看重的。


    · 为“周末画报”制作的插画


赵小皮坦言,在大的商业环境下,如果太过于执着自己的风格,可能会遇到不少障碍——“除非你已经很有名了。”


的确,通过更多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去接触和结识更多的专业人士,才能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和优势,让更多人知道自己,这是迈向商业化道路的第一步。


经过多年对不同风格的尝试和创作经验的积累,赵小皮似乎也慢慢摸到了专属自己的创作“门道”,“有时候,朋友会忽然拿着一幅作品问我,是否是我画的。我一看,还真是!那个时候我才真实地感觉到,有些东西可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诞生和生长了。”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为“Starbucks”制作的插画


在确立了作品基本风格后,接下来进入到具体的沟通和创作阶段才是最让人“打脑壳”的。金主爸爸的指点、编辑老师的brief、还有插画师自我表达的需求,到底该听谁的?


“很多时候,我们说找到一个交流的‘平衡点’其实是太理想的说法。有时候我会向编辑的要求妥协,有时候编辑和我都会向客户妥协,真的遇到比较麻烦的情况,那大家都是跟‘deadline’妥协罢了。”


    · 赵小皮的涂鸦作品



03 如何找到“一拍即合”的合作方?


在进行商业合作时,“一稿过”几乎是所有设计师的梦想,赵小皮也不例外。时至今日,人们对设计师的重视,让其不再是予取予求的“美工”,而是对拥有创造力和设计力人才的一种尊重和信赖。


“大部分时候的合作是双向选择,而我更倾向于和‘更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客户合作。”赵小皮说,所谓“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客户,他们是非常了解自己品牌特性和受众的,更容易“对症下药”地制作针对特定群体的内容,在时间节奏的把握上也比较清楚,知道所谓创意、草图、正稿之间的区别。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为“Airbnb”制作的插画


而有的客户,只会提一些跟主题毫无关联的、不着边际的需求,“那么再做下去就是苦难的无底洞,我大多数时候会选择在草图阶段就退出。通常这类客户,大概也不会理解合作双方的价值,我也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


当然,赵小皮也表示商业插图多数还是需要服务于客户的,在这个前提之下,他也就不会特别强调自己的风格。“我觉得如何用一个恰如其分的风格让客户把自己的故事说好,这才是商业插画师该做的。”


    · 为“GQ”制作的插画


当我问及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品的出版计划时,赵小皮的回答很直接:没有。


他说他一直很想做一个类似长篇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需要很强的讲故事的能力,现在也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工作之余还是再多一些自己的创作练习吧,把这些东西都积攒下来,总有水到渠成的那天。”



-


赵小皮

Peer

插画师/设计师/漫画家


Q: 您会被“催稿”困扰吗?

A:以前当然也被催过稿,不过现在所做的内容,有关新媒体平台的占了很大比例,这个部分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换句话说,收到合作邀请后,大多数时间都来不及催稿,deadline已经在眼前了,只能靠经验和沟通尽量缩短制作和反馈过程。



Q: 您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或工作习惯吗?

A: 作为独立插画师,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安排的。我跟很多同业一样,也是晚上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可能真的是因为晚上夜深人静,精神比较容易集中。


如果遇到同一时间段内好几个工作需要同时进行,我就会做一下简单的安排,其实就是把一天要做的几项事都在本子上列出来,然后尽可能去完成。当遇到很多工作都压在一起的情况下,我往往会很心烦意乱不知道先做哪一个才好,这时候我会把需要做的内容稍微规划一下,按照难易程度安排顺序,接下来只需要一个个按顺序完成就行了。



Q: 您最喜欢的一位插画家是谁?

A: 这几年最喜欢的插画家,应该是日本插画家木内达朗,我很喜欢他作品中传达出来的那种宁静与冷静。

    · 木内达朗作品



-


·

 

本期编辑

涩々


“GQ实验室”和“顾爷”可能是我读各类推文跳出率最低的两个号(除了咱家的😊),毕竟搭配插画的故事真的很有趣,越鬼畜好玩越夺人眼球啊!


如何在软文中不露痕迹地打广告、成功恰到金主爸爸的饭🍗,也是一门新世纪媒体从业者不得不学的知识呐。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

校对  |  希希

摄影  |  由赵小皮提供,或来源网络

设计  |  三金


-


延伸阅读

 激发灵感,我们还有 


静电场朔:无法用公式计算的电波女孩

一本100多年前被疯抢的“小黄书”,和后来发生的事...

10个让人“星星眼”的新商业空间,我们能学到什么?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